Lazy loaded image
关于宗教的一些对谈和思考
字数 9825阅读时长 25 分钟
2025-3-19
2025-6-3
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😀
前言: 需要提前言明的是,我并没有任何宗教信仰。 下面是主要基于生活中和年轻基督教徒对谈的记录和碎碎念。

1.儿时的阅读

因为家里的姥姥信基督教,所以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基督教。随着姥姥去教堂的记忆其实没有几次,但是姥姥的那本《圣经》,我却记忆很深刻。那是一个红色侧面黑色封皮的厚书。我在中学期间,因为无聊读过很多次。谈不上读的多么认真,但是确实主动读了不少。
notion image
家里只有姥姥一个人信基督教。姥姥给我的感觉,就像是其他人信某个神一样,她选择相信上帝这个神明而已。没有读过书的姥姥也许听了耶稣为世人受罪的故事大受感动,她愿意相信这么一个无私又大爱的神明,希望这个白胡子上帝老头能为家人带来平和和健康。

2.第一次质问

在本科的时候有幸选修过一门非常火爆的《西方文化史》。授课老师是儒生着办的基督徒。说儒生着办,是因为记忆里他戴着一副眼镜,喜欢穿新式唐装或是中山装风格的短衫,留着胡子。课堂的风格十分包容,他曾将共产主义和纳粹主义写在ppt的两侧一起讨论。虚读了这么多年的书,现在已经回想不起来他这么比较的意义何在,也许这样独特的表达会让一些知识分子觉得很自己很不同很清醒?
notion image
在一堂课上,他兴致勃勃的介绍了他信仰的基督教,介绍了他的圣城朝拜,介绍了他的洗礼。哈哈哈哈,当时也是年轻,作为理工科出身的我下了课就去质问他,”上帝在哪儿?地球外面宇宙的某处?“。这个问题的前半段还算值得一答,加上后半段就暴露了我对基督教缺乏基本的认识。老师也确实简单回应类似”这个问题不是一两句就能和你说明白的“。
现在想想,当时的我确实是以”质问“的居高临下的态度。

3.不解的选择

我一度认为信仰宗教是一种愚昧的选择。特别是无法想象一个受过理工科高等教育的人是为何信仰宗教。当大学期间第一次知道同院系有个女同学信佛了,我第一反应是无法理解,甚至觉得这个同学可能受到了一些人的鼓动和洗脑,不然一路学习科学理论且考入学院的人怎么会信佛呢。
再后来,有一个已婚的朋友(只能说是认识的人吧)在朋友圈更新他春节期间没有回家,而是一个人去了某个寺庙禅修。这个时候的我,吃惊的已经不是选择信仰这个事情了,而是他在春节这么一个阖家团圆的重要传统节日,抛开大家庭小家庭,一个人去寺庙清修。这种脱离现实关系而选择靠近宗教的做法让我吃惊。后来和他简单微信聊天,感觉他可能也不是选择这种宗教信仰,而是更多的在选择禅修的这种生活方式,去打开自己繁重的人生日常。
notion image

4.纯粹的虔诚

后来的我也浅浅读了一些偏哲学的书,对宗教有了一些相对之前较为深入的认识。我在生活中遇见了第一位虔诚的年轻信徒,杨杨。杨杨是一个艺术特长生,每个家人都在基督教家庭教会中。每一天晚上,杨杨和她所在的家庭教会小组都会抽出半个多小时,轮流阅读圣经。每周日晚上则有一场礼拜。礼拜上除了主讲人唱圣歌读圣经,之后还会有一位牧师详细讲解一段圣经。这位牧师也是家庭亲戚朋友关系中的一位。
我一开始以为杨杨的信仰也是一场”盲信“,直到我试图用理性和逻辑去询问她关于她的上帝。和我亲爱的文盲姥姥完全不同,她不止一次读完圣经,她虔诚的信仰上帝,并将不信教和信其他宗教的人视为没有接受到上帝启示的可怜人。非常可惜的是,她无法用我所说的理性和逻辑解释她的上帝。
这些谈话,我始终抱着请教的态度,这非常重要。大概还原对话如下

4.1.全能全知至善?

我们谈谈上帝的全能全知至善吧

4.2.圣经?

我们谈谈圣经吧

4.3.房间里的大象?

notion image
我们直接谈谈上帝吧

4.4.遮目的牺牲?

我们谈谈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吧

5.折中的信徒

如上所写,在纯粹的虔诚面前,我感觉很多讨论是无力的。说到底,信了就是信了,信仰好像不讲道理的。不过我并不死心。我问杨杨,”还有没有其他和我比较类似的兄弟姐妹,我还是有很多困惑,如果我能和他们聊一聊,也许会好一些“。于是我认识了大学文科老师邹老师。邹老师并不是从小就信仰上帝。据他所言,他以前是多神论者。我推测,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媳妇信仰上帝,他逐渐认识并信仰了上帝。
虽然邹哥没有理工科背景,不过大学老师应该更能解答我的困惑吧

5.1.事实和价值

让我们开始谈谈吧

5.2.逻辑和客观

我们继续

5.3.存在和唯物

notion image
继续对谈

5.4.圣经和真实

notion image
我们也谈谈圣经

5.5.自由意志和归因

继续谈

5.6.上帝的证明

既然谈到了证明

6.没有结果的结果

6.1.反向的对谈

当我再回看上面的聊天记录的时候,我有种强烈的感觉。我口中的“无法理解”“无法证明”“不能相信”,正好成了信徒口中“上帝”存在最好的证明,因为上帝正是渺小人类无法理解的、无法证明的、难以相信的。当然,这样的谈话其实没有实质性的结论。
而且意外的是,我以为能给他们带去怀疑的种子,正相反,这样的谈话加固了双方各自的观点。

6.2.无效的沟通

总结一下,信徒的主要说法类似于有
  • “你理解不了不代表不存在”
    • 我宣称我是新耶稣,你理解的了吗?
  • “你感受不到是因为你不信”
    • 我宣称我是新耶稣,你相信神能降下福音让人写出圣经,不相信神有能力降下福音让我给你启示吗,你在怀疑神的能力吗
  • “上帝的善不是你认为的善”
    • 所以万恶不赦者最后可以凭信可能得拯救,善良受害者却因不信注定下地狱,这样上帝的善在我看来也太克苏鲁了
  • “我们信了上帝自然给我们能力辨别真假”
    • 所以做错了事就是人因着自由意志的自行选择,做了好事就是上帝给了能力吗
  • “你应该多读圣经,在学习和祷告中会逐渐理解的,很多事情,如数学也不是你马上能理解的,你不理解的也不代表那些数学就不对”
    • 这是两码事,数学不是主观的价值判断
 
如果我宣称我是上帝的新儿子,上帝让我代表ta继续传福音,如果你不信我,就是不信上帝有能力让我传播福音。如果不理解我,就是不理解上帝很正常,需要不断向我学习,逐渐就能感受到。如果怀疑我,我就宣称你信仰不够坚定。
 
所以。。。另一个异端被创建了吗?
 

6.3.我现在怎么想呢

停下来想一想,我可能认为是有更高更抽象的存在的。就像杨振宁晚年提到的“造物者”。有些像他说的,这个“上帝”并不是白胡子老头。ta也并不偏爱人类,ta可能只是一种承载“实在”的“信息”。颇有点像柏拉图的现实世界和理念世界。
notion image
我的二分更偏向于物理上“物质”和“能量”的关系,“实在”和“信息”的关系。这种二分理应都是客观的唯物的。
 
2025年3月20日
上面关于桌子的讨论其实有些问题。不过“桌子”依然是一个简单的理解切入点。如果学习过统计热物理或者理解过量子物理中的概率密度函数,很快会意识到这是一种把概念切割打包成独立单元的做法。要知道桌子断一条腿、两条腿、三条腿、乃至破损一半、破损90%等等,每一种物质状态理应对应一种可以用语言描述的概念。但是这种连续的细分的概念大多数对于我们毫无意义,于是我们把类似“木材”的物质状态统统打包成“木材”的概念,类似“桌子”的物质状态统统打包成“桌子”的概念,之后又简单直观的去推定这些物质状态背后存在一种“桌子”的“原则”。要知道,物理规律也都是有适应条件的,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打包。
 
所以好像并不存在什么二分,世界好像依然是物质的和统计的。
 
先这样吧。
 
 
💡
欢迎您在底部评论区留言,一起交流~
上一篇
信息局限和传递
下一篇
工作流梳理

评论
Loading...